资讯中心

关注熙软动态,聚焦行业发展

首页资讯中心行业资讯
Industry news

20个省医疗盈余为负,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再提速

国家医疗保障局 2022-07-27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三个“60%”——突出技术劳务价值,体现了决策者向技术劳务价值倾斜的坚定决心。医疗服务价格指数(MSPI)首次提出,大大有利于医疗价格行为异常的监测。强化精益化、精细化、科学化运营管理,还需要大数据信息化建设发力,推动医院运营管理水平提升,加强医院精细化运营管理势在必行

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是重要的经济运营和民生事项。7月19日,国家医保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继续稳妥有序做好现阶段医疗服务价格工作,强化基本医疗服务公益属性,促进医疗服务创新发展,保障群众获得高质量、有效率、能负担的医疗卫生服务。

医疗服务价格是医疗服务价值的体现,医疗服务价格政策作为医疗服务经济补偿和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医疗服务价格政策直接影响着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服务供给行为,并对费用控制、资源配置、医疗服务质量以及医疗服务过程中的效率公平等产生明显的导向或制约作用。


01“国考”绩效考核:全国20省份医疗盈余为负,医院运营效率亟待强化

7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2020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情况的通报》。全国共2508家三级公立医院参加2020年度绩效考核,这是我国第三次公布三级公立医院的“国考”结果。

在医院运营效率方面,《通报》显示:

  • 2020年,全国20个省份医疗盈余为负,占比62.5%,较2019年增加56.25个百分点。

  • 753家三级公立医院医疗盈余为负,占比43.5%,较2019年增加25.89个百分点。

  • 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医疗盈余率为-0.6%,较2019年下降3.6个百分点;

  • 医院资产负债率为44.09%,与2019年基本持平。

  • 全国三级公立医院门诊次均费用增幅和住院次均费用增幅按可比价格计算,分别为9.25%、5.79%,门诊次均药品费用增幅和住院次均药品费用增幅按可比价格计算,分别为4.84%、1.97%,次均费用增加主要受到诊疗成本提升的影响

传统医院的收入渠道包括医疗服务收入、依靠药品耗材加成收入、财政补助收入三部分。在当前,公立医院面对医保DRG/DIP支付制度改革的加速推进,医院经济运行受制于国家相应的经济补偿政策,药品和耗材加成取消,新的补偿机制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同时,医院面临设备材料等物资价格上涨,以及薪酬待遇、养老保险缴费等刚性支出的增加,同时,公立医院坚持公益性原则,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医疗服务收入受到冲击,防控投入与运行成本增加,医院经济运行压力迫切需要提高运行效益。

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加大。《通报》同时显示,2020年,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力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的财政补助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为13.15%,较2019年提高5.21个百分点,提高的部分主要为疫情防控的专项补助,其中,财政基本拨款收入增加2.65%,财政基本拨款收入占医疗活动费用比重为4.05%,较2019年提高0.38个百分点。面对庞大的公立医院体系,依靠财政补助到位以缓解医院经济运行压力,可能有些不现实。从医院可持续发展及卫生经济学角度,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势在必行。


02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向技术劳务价值方向倾斜

2021年,《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正式公布,新一轮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即将拉开序幕。近年来,取消药品加成、集中带量采购等一系列措施,药品、耗材价格大幅下降,为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腾笼换鸟”创造了条件。之后,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文件密集出台。

2022年4月,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指出,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规范管理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建立灵敏有度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优化中医医疗服务价格政策。

202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中第八项明确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各省份2022年6月底前印发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相关文件,年底前将医疗服务价格调出成本监审和价格听证目录。

2022年7月,全国医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志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协同推进医疗服务价格、医保支付、人事薪酬、绩效考核等改革,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应当说,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配合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在疫情的催化下,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成为行业广泛共识。

此次发布的“通知”,从七个方面规范医疗服务价格管理:

1、强化医疗服务价格宏观管理和动态调整。要在省级层面统一动态调整机制的具体规则,明确启动条件和约束条件,健全价格调整程序、规则、指标体系,避免各行其是。

2、编好、用好医疗服务价格指数(MSPI),逐步将指数纳入本地区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和管理的指标体系,强化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执行情况监管。

3、突出体现对技术劳务价值的支持力度。优先从治疗类、手术类和中医类(指国家医保局“医疗服务项目分类与代码”编码001201-001206、003201-003206、003301-003316、004100-004300的项目)中遴选价格长期未调整、技术劳务价值为主(价格构成中技术劳务部分占比60%以上)的价格项目纳入价格调整范围。

4、支持基于临床价值的医疗技术创新,对优化重大疾病诊疗方案或填补诊疗空白的重大创新项目,开辟绿色通道。

5、提升现有价格项目对医疗技术的兼容性。属于同一医疗服务的不同操作步骤、技术细节、岗位分工的,转化为价格项目时,原则上合并处理,避免过度拆分。

6、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触发机制与药品耗材集中采购不直接挂钩,调整总量不直接平移置换。经集中采购挤出水分后,相关定价偏低的项目优先纳入价格动态调整范围,必要时可实施专项调整。

7、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工作的主动性、科学性、规范性。主动适应医疗保障和医疗服务协同高质量发展需要,统筹衔接分级诊疗、医疗控费、医保支付、薪酬制度、医院运营等改革,引导公立医疗机构践行落实公益性,形成综合效应。

“通知”中健全价格调整体系也是激励约束机制,医疗服务价格指数(MSPI)首次提出,大大有利于医疗价格行为异常的监测。三个“60%”,突出技术劳务价值,体现了决策者向技术劳务价值倾斜的坚定决心。改变过去依靠大型设备检查、耗材试剂成本高占比等资源配置和诊疗行为的不合理的行为。


03公立医院过“紧日子”,升级医院运营管理正当时

今年4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开展“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的通知》,要求聚集难点问题、补齐短板弱项,“以业财融合为重点的运营管理建设,助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资源配置效益”,提出要进一步防范公立医院经济运行风险。无疑“经济管理年活动”加强了对医院各项经济活动的监管,无论是医疗收费价格、过度医疗,还是医保资金的使用,这对公立医院提出了很大挑战。

公立医院按照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要求,加强精益化管理,这是时代的趋势。粗放式的运营管理面临重大的挑战,精益化的运营管理成为医院绕不过去的“坎”。如果不练好内功,医疗服务能力不足也不行,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后,医院发展将失去先机。

以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目标,推动公立医院的集约式发展,公立医院须加强 “运营管理”,开展“全面预算管理”、规范“成本核算”、强化“内部控制”,积极“开源”与“挖潜”,实现公立医院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资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力资源发展,强化精益化、精细化、科学化运营管理,还需要大数据信息化建设发力,推动医院运营管理水平提升,加强医院精细化运营管理势在必行。